您好,欢迎来到有铸制造!
  • loading
信息分类
有铸制造 > 热点资讯 > 资讯中心 > 热点资讯 >  勇担大义 笃行大道——记习近平主席主持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并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勇担大义 笃行大道——记习近平主席主持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并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时间:2025-09-03 10:10:53  编辑:铸小编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170次   【】【】【网站投稿

历史深处,总有一些力量如深水静流,于无声处垒砌着变革,雕刻着时代的模样。

回望世纪之交,当6个坚持睦邻友好的近邦选择携手与共,一段塑造国际关系新气象的壮阔航程,也从黄浦江畔扬帆起航了!

匆匆二十余载。2025年的初秋,“上合大家庭”齐聚天津,站在世界聚光灯下的这个区域合作组织,恰是风华正茂。

8月31日至9月1日,海河之滨风云际会,上海合作组织迎来了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

当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凝聚起应对百年变局的广泛共识,当各方就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推进组织发展作出全方位擘画,当维护国际秩序、捍卫公平正义的“上合声音”从渤海之畔传向五洲四海……世界得以领悟这个组织生长壮大的精神之源、力量之泉,也更加清晰地看到,一个属于世界的上合新故事开始了。

天津峰会的全球性时间:

“上海合作组织要发挥引领作用,当好践行全球治理倡议的表率”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历史启示我们,多边主义、团结合作是解决全球性难题的正确答案。”

多边峰会的日程繁忙紧凑。8月30日下午,大国外交在天津的第一场活动,是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举行会见。习近平主席这番话,为天津峰会铺就了一层历史的底色。

时光荏苒,那段血与火的记忆不曾淡去,用鲜血凝成的坚不可摧的战斗友谊也不会衰减。5月远赴莫斯科,6月中国—中亚峰会抚今追昔,及至此次天津聚首,“80周年”这个时间节点始终沉甸甸地放在心里。

“铭记历史、共创未来的重要时刻”,天津峰会承载万千期待。

9月1日,梅江会展中心外,与会各国国旗、上海合作组织会旗迎风猎猎。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分别在上午和下午举行,习近平主席主持两场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围坐在巨大圆形会议桌前的,是当今时代国际影响力日益上升的一支重要力量。面对“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明显增多”的世界,推动上合组织“展现更大作为、实现更大发展”,关乎地区和平发展,关乎世界的前途命运。

这些天,相聚天津的各方领导人,不约而同谈到了历史。

俄罗斯总统普京感慨:“今年对我们所有国家来说都是特别的一年”;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致敬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以英勇和团结缔造了和平,令人钦佩”;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有感于现实挑战,强调“重温80年前成立联合国的初心和价值理念正当其时”……

选择以何种态度对待历史,也是在选择创造怎样的未来。

习近平主席的话掷地有声:“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勇担大义、笃行大道,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定维护二战胜利成果,让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果更多更好造福全人类!”

中国的主张,凝聚起广泛的心声、共同的意志。

峰会发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声明,强调“我们对过去和未来负有共同责任——让子孙后代免受战争灾难,竭尽全力避免惨痛悲剧重演”;天津宣言郑重发声,“成员国呼吁铭记各国人民的英勇壮举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教训”。

80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胜利,塑造了全球治理的新秩序。而今天,在国际格局走到又一个十字路口的背景下,我们对历史的最好纪念,是书写新的历史。

新的书写,首先要正视时代之问。“多边机构的弱化以及世界贸易体系的碎片化”“地缘政治冲突、金融经济制裁加剧的问题令人忧虑”……与会者抛出了一个个全球治理的难题。天津峰会没有回避时代的挑战,而是迎难而上,探索解决之道、共求治本之策。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构建什么样的全球治理体系、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攸关当下,也影响未来;发达国家力图主导变革方向,发展中国家要求弥补“权利失衡”的呼声日渐高涨。

历史记录下这一刻:

9月1日下午,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习近平主席的声音浑厚有力:

“我愿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很快,全球各大媒体纷纷追问:“中国的第四份全球倡议,为何会在上合提出?”“新的中国声音,会在世界激起怎样的回响?”

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那一个个经典时刻,已经载入世界外交的史册。短短几年间,这些重大倡议在全球范围赢得众多共鸣,在时代的风浪中汇聚起因应挑战、塑造未来的强大力量。

这一次,为何将聚焦点放在“治理”?

是历史的启示,更是时代的呼唤。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到国际联盟试错,从两次世界大战积累深刻教训,到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全球治理的理念从萌芽到发展,几经挫折,但始终代表着人类社会进步的方向。

今天,无论是命运与共的时代现实,还是驱散冷战思维、霸权主义、保护主义阴霾的问题导向,都呼唤着理念的更新、治理的升级。

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全球治理倡议的这五大核心理念,系统回答了全球治理“由谁治理、如何治理、为谁治理”的命题,回应了国际社会人心所向,成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正确选择、破解治理赤字的必由之路。

面向全球提出的这一重大倡议,也为上合组织打开了一片合作蓝海。峰会现场,各方领导人第一时间积极响应:

“俄罗斯支持习近平主席的倡议,有意就我们的中国朋友提出的建议展开具体讨论”;

“白俄罗斯完全赞同并全力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倡议的五大核心理念,正是解决现行国际机制存在问题的关键原则”;

“哈萨克斯坦高度评价中国国家主席在峰会上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该倡议包含了国际社会发展的长期愿景”;

“该倡议确定的原则非常重要,完全符合上合组织的优先方向”;

…………

坚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天津峰会的全球性时间,记录下历史转折关头的大格局、大担当。

天津峰会的“大家庭”时间:

“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开启充满希望的新航程”

这些年,提及上合组织,习近平主席一再用“家园”“上合大家庭”来形容。一个“家”字,赋予了上合组织国际关系中少见的亲和力与归属感。

天津峰会期间,“大家庭”扩员的消息又一次传出:老挝被接收为对话伙伴。

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各国安身立命、发展振兴急需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当此时刻,上合组织何去何从?

一组数据,亮出了上合组织的选择,也亮出了最新的“家底”:

26国参与、在50多个领域开展合作、经济总量接近30万亿美元,如今的上合组织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最大区域组织。

人们感慨于上合组织蓬勃的生命力,感慨于“希望加入上合组织的国家排成了队”。而每一次扩员、每一步成长,也都是深思熟虑地在选择。选择接纳,展示了上合组织的开放与包容;选择加入,昭示着理念的共鸣、使命的共担。

从对话伙伴“再+1”的新闻,人们看到了“上海精神”照亮的国际合作新模式,看到“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巨大感召力,也看到了和平发展力量的增长、携手同行意愿的增强。

顶住逆风逆水,合作步履不辍,着实不易。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上合组织国家恪守合作初心,创新发展合作理念。

这一次,着眼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推动组织继续发展壮大,习近平主席提出五点倡议:坚持求同存异、坚持互利共赢、坚持开放包容、坚持公平正义、坚持务实高效。

五点倡议、五个坚持,有一脉相承的秉持,也有与时俱进的拓新。

从天津峰会上那一次次的相向而行,那一项项的擘画与成果,人们去读懂这些倡议、这些坚持:

发展方向再明确。

天津峰会上,未来10年发展战略落地,这为上合组织下一程行进定下了基调、明确了目标;将上合组织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合并为统一的“上合组织伙伴”,机制的优化,着眼的是更紧密、更高效的合作。

合作平台再完善。

天津峰会上,各方共同决定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成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以及科技创新、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三大合作中心,制定6项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新平台,新机遇,饱含期待的新未来。

原则立场再夯实。

面对单边霸凌沉渣泛起,峰会以发表声明形式旗帜鲜明地支持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遵守包括世贸组织规则在内的国际贸易法,消除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限制措施”,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上合声音”更加响亮。

行动力,是上合组织从破土萌芽之时到今日风华正茂,一路走来给世界留下的深刻印象。而历来备受国际社会赞誉“最有行动力”的中国,作为2024—2025年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提出的口号是“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

去年阿斯塔纳峰会,成员国领导人就成立应对安全威胁与挑战综合中心以及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中心、信息安全中心、禁毒中心达成共识。从共识到落地,就在短短一年间。天津峰会迎来4个中心正式揭牌。这是上合组织安全合作的又一重大进展,地区安全屏障更加扎实。

“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更好发展,中方始终讲求一个‘实’字。”习近平主席的这句话,言简却意赅。

这一年主席国的成绩单,格外丰富:举办110项主席国主要活动,天津峰会通过24份成果文件,在峰会上提出23项倡议……一桩桩、一件件,上合组织发展史册镌刻下浓墨重彩的“中国印记”,上合组织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生于斯、长于斯,奋斗于斯、收获于斯,人们常用温暖的“家园”一词,来表达对脚下土地的眷恋。

共同的家园,需要机制的呵护,需要情感的凝聚。

8月31日晚,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举行宴会,欢迎来华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各方宾朋。《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都达尔与玛依拉》《回忆》……来自各国的经典乐曲在现场响起,成为上合故事的别样讲述。

安危共担、合作共赢,是为共同的家园;文明互鉴、和合共生,是为共同的家园。“上合大家庭”的新图景正如这场名为《共创未来》的文艺演出:

《和合之美》舞出不同文明的美美与共,《小溪·江河·大海》诠释着上合组织的卓然成长之路,《我们眼中的光》唱出“命运与共,地久天长”的美好希冀……

天津峰会的中国时间:

“在世界百年变局中,中国提供了稳定性和确定性”

一座城也是一部史,映照出沧桑巨变。

天津,近代中国最早被迫开埠的通商口岸之一,列强环伺的屈辱历史刻入记忆。记忆中,更有不屈与觉醒,求索与图强。革命先驱曾在此探寻救国道路,新中国工业化筚路蓝缕的创业史在这里留下重要一笔。

而今天,作为“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枢纽,天津港的巨轮穿梭不息,智能制造畅销世界,“津门”蝶变诉说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与荣光。

会展中心,非遗木版画多姿多彩,刺绣、瓷瓶、玉器镌刻着时光的印记;海河之畔夜景璀璨,万家灯火装点出最美丽的画卷……透过天津,一个“很古朴也很时尚”的中国铺展在世界面前。

峰会开始前,10余场双边会见依次进行。天津迎宾馆的金色大门开开合合,会见厅的国旗有序更换,不变的是友好情谊、合作热忱。

何以对中国充满信心与期待?两个关键词提供答案。

一个关键词是机遇。全球发展正处承压时刻,中国始终是赋能各国发展的建设性力量。

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对“十四五”“2035年远景目标”等“中国概念”如数家珍,直言“在备受考验的国际环境下,中国一直给世界带来稳定和繁荣”。

越南总理范明政已是第六次以总理身份访华,在会见现场一一列举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全球占比数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机遇,展现在有形的发展数据,也表现为无形经验的分享。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感慨于中国处处井井有条,特意同习近平主席交流如何在治理中做到“见微知著”。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惊叹中国各个领域的发展进步,对中国发展“将创新现代化和悠久传统相结合”深感兴趣。

中国的故事,世界的机遇。

昔日积贫积弱、百废待兴,如今成功探索出了一条迥异于西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于孜孜求索现代化的“上合大家庭”各成员而言,聚首天津的时刻,何尝不是在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汲取智慧?

另一个关键词是信任。当前,世界各国看中国的视线,不只投向一时一事,思绪中不只有发展利益的计算题,更有一种基于价值理念的信任感。

致力于推动实现“龙象共舞”,强调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处理中印关系;擘画中柬关系发展,强调要胸怀全局、放眼长远;谋划中埃合作,强调要担负同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的历史使命和大国责任……始终坚持历史眼光、坚持大处着眼,习近平主席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在变局之下阔步向前的笃定与从容。

初心、精神、理念,这些词汇正更加频繁地被用于解读今日中国与各国的相处,探寻的是行动背后的世界观、秩序观、责任观。

从始终强调的“上海精神”,到最新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蕴含其中的平等原则、互利追求、共生价值,贯穿于今天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丰富实践,统一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

“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这句话在今日中国深入人心。其实,在这个命运与共的地球村,对于每一个国家而言,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又何尝不是呈现着相同的逻辑?

尽管国际形势动荡不安,但世界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国际社会并非没有主流共识。从天津峰会到更广阔的国际舞台,维护国际秩序、完善全球治理、捍卫公道正义,这是国际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共同主张。当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一次次在挑战面前凝聚众志,一次次在关键时刻挺膺担当,收获的不只是赞誉与掌声,不只是各方与中国携手同行的坚定选择,更是建设一个更美好世界的希望和信心。

“中国拥有崇高的国际威望及建设性立场”“中国在当前动荡国际形势下给世界带来稳定性”“期待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海河之滨传出的这些声音,充分印证了习主席所引用的那句古语:“执大象,天下往。”

天津峰会结束之后,出席峰会的多位外方领导人,启程赶赴北京。

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他们同中国人民一道,共同见证一场盛大的纪念活动,回望峥嵘历史,携手迈向更加光明、壮阔的未来。(人民日报)

1661976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