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润滑油靠“扫街”在红海市场杀出血路
在广东沿海,统一润滑油商用车南区经理李宏涛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传统汽修厂的润滑油销量以每年12%的速度萎缩,但渔船发动机油的需求却逐年攀升。这个反差让他意识到,存量市场的增长密码,往往藏在“看不见的角落”。

“扫街式”开发:从五金店到发电机厂的全新战场
统一润滑油李宏涛的团队开始了一场“地毯式”的渠道革命。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修理厂,而是将目光投向五金店、轴承厂、发电机企业这些“非主流”网点。五金店卖起了柴机油,轴承厂代销液压油,发电机企业团购防冻液……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场景,却成了润滑油的新增长点。
“很多人觉得五金店卖机油不专业,但渔民和农机用户恰恰需要就近购买。”李宏涛说。通过精准匹配需求,这些非传统网点的销量甚至超过了部分修理厂。

五条铁律:在红海市场“逆增23%”的底层逻辑
在行业整体下滑的背景下,统一润滑油李宏涛的团队却实现了23%的逆势增长。他总结了五条实战经验:
1、意愿决定可能:存量市场里,增长属于主动破局者。等待只会被淘汰,唯有主动出击才能找到新机会。
2、老板主责业务:经销商老板亲自抓业务,决策更快、执行更狠。李宏涛发现,老板直接参与的网点,成功率更高。
3、组合拳打法:渠道策略必须搭配产品策略。比如渔船需要高粘度的柴机油,而农机用户更看重性价比,精准匹配才能提高成交率。
4、厂家带头示范:销售团队不能只当“指挥官”,必须亲自下场开发样板客户,用结果说服经销商跟进。
5、厂商双向奔赴:厂家提供策略支持,经销商落地执行,规模效应才能碾压竞争对手。
第二生命线:修理厂之外的生存法则
这场渠道变革的意义,不仅在于短期增长,更在于找到了“修理厂之外的第二生命线”。当传统渠道萎缩时,分散化的网点反而成了抗风险的关键。
一位合作五金店老板坦言:“以前觉得卖机油是修理厂的事,现在发现这是门好生意。”渔民、农机手、工程队……这些曾经被忽略的客户,如今成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启示:红海市场的机会,永远属于“不按套路出牌”的人
统一润滑油李宏涛的故事印证了一个道理: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增长往往来自边缘地带。与其在红海中血拼,不如重新定义战场。
“存量市场的机会,就藏在你看不上的地方。”他说。或许,下一个增长点,正等待某个“扫街者”去发现。